资讯

求职者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

在万州三峡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招聘大厅里,电子屏实时滚动着数百条岗位信息,求职者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有政府的就业补贴,太安心了!”刚与本地企业达成意向的应届毕业生李梅兴奋地说。这样的场景,正是万州全力稳就业、促发展的生动缩影。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牵着经济发展的“大势”,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小日子”。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政策指引下,万州将稳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以实干担当破解就业难题,以创新举措激发就业活力,书写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无论是企业车间里的忙碌身影,还是人才市场中涌动的求职热潮,处处都彰显着这座城市蓬勃的就业生机与发展动能。

数据亮眼

就业“成绩单”成色十足

走进万州的大街小巷,就业的活力扑面而来。在三峡人力资源产业园内,招聘企业HR与求职者热情交谈;在各大工业园区,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有序忙碌……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万州稳就业成效的真实写照。

自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885”赛马比拼机制以来,万州始终保持全市A档,稳居全市前列、渝东北最佳水平,成为区域就业工作的标杆。今年1-4月,城镇新增就业0.9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0.36万人;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0.71万人,各项指标均超序时进度,跑赢“时间线”。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万州在就业领域多年深耕的成果。

——在人力资源服务方面,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收突破20亿元,较上年度增长33%,规上企业增至10家,占全区租赁和商贸服务业规上企业的48%,行业经济增长率贡献值达到58%。三峡人力资源产业园更是连续3年获评市级唯一优秀产业园,成为吸引人才、促进就业的“强磁场”。

——在资金保障上,万州也成绩斐然,近年向上争取就业补助资金始终保持在1亿元以上,失业保险基金年均保持在0.5亿元左右,争取资金总量排名全市前列,为就业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弹药库”。

凭借出色表现,万州先后斩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劳务品牌培育建设还入选人社部年度地方创新事件,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国赛并获奖,就业工作成为万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政策护航

企业群众吃下“定心丸”

“多亏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还协调解决了用工纠纷,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万州一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万州坚持把政策落实作为稳就业的关键抓手,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在政策落实上,万州用好用足减征失业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2024年,为8479家企业落实惠企资金0.85亿元,为4.5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兑现惠民资金1亿元,政策的“及时雨”精准浇灌到企业和群众心田。

同时,落实人社部门“三个一”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组建“15+60+80”服务企业专班,主动上门服务区内80家重点企业,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00余件。从协调劳动纠纷到助力企业招工,从解读政策到落实补贴,服务专班用贴心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万州在援企稳岗上精准发力。当外部形势加剧,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时,万州立即建立“周收集、周研判、周调度”机制,依托670个返乡农民工监测点,实时掌握就业动态。1-4月,全区兑现援企稳岗政策资金732万元,稳定岗位2218个,帮助企业在困境中稳住阵脚。

多方联动

织密就业“保障网”

稳就业工作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协同努力。万州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在全市率先构建起就业风险监测、劳动纠纷调处、就业岗位供给的闭环工作体系,实现就业工作全链条管理。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企业用工需求、劳动力资源、政策服务等信息,形成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帮扶的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让就业服务更高效、更精准。

在政策供给上,万州对标上级要求,正在牵头制定“1+2”工作方案。“1”即《万州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2”即《万州区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万州区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同时将全力落实稳岗返还、社保补贴延期、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补贴等6项增量优化政策,从制度层面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此外,万州还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与本地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已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数千人。

万州持续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社区设立就业服务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报名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计划,确保困难群体就业有帮扶、就业有保障。通过多方联动、协同发力,万州织密扎牢就业“保障网”,让就业形势始终保持总体稳定。如今,在万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就业的“稳定器”持续发力,民生的“压舱石”更加坚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群众的幸福生活描绘出更加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