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尧华燕
二十天内,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三起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顶风违规吃喝的典型问题:河南信阳罗山县干部聚餐饮酒致人死亡、湖北黄梅县干部宴饮致猝死后竟层层瞒报、安徽宿松乡班子在聚餐致人饮酒身亡后筹资“封口”。
这一记记重锤,敲碎了“酒气”只是作风小节的错误认知,尖锐地拉响了“权力脱轨”的刺耳警报。
酒气弥漫的酒桌,实则是权力异化的隐秘场域。某些干部视其为“权力磁场”,在推杯换盏间编织利益网络。企业以宴请“绑定”官员,班子集体沉醉酒乡,正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当代演绎。更令人忧惧的是,“酒气”背后的系统性溃败。监督机制失灵,执纪者竟带头破纪,面对违规吃喝问题层层瞒报“捂盖子”,暴露了深层次的责任缺失和存在的严肃政治问题。
当干部流连于觥筹交错的酒桌,耳中充斥阿谀奉承,双脚远离田间地头的泥泞,群众的真实呼声便成了遥不可及的隔世之音。
整治此歪风邪气,刻不容缓!
而破局良方,正在于阡陌之间——唯有党员干部真正俯下身子、深接“地气”,方能涤荡“酒气”。
接地气,绝非抽象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群众路线实践。历史的星河与时代的田野中,矗立着无数用行动诠释“地气”的丰碑:焦裕禄顶风沙丈量兰考盐碱地;孔繁森卧雪原倾听牧民疾苦;马锡五骑毛驴,将审判庭搬到村头树下、农家炕沿;黄文秀将青春扎进百坭村的泥泞山道;毛相林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生生凿出8公里“天路”。这些永不褪色的身影昭示:真正的地气,在蹲身察看秧苗长势的专注里,在盘坐炕头记录民生账本的笔尖下。当干部的鞋底沾满泥土,泥土的厚度便化作心头的温度,真挚的为民情怀自会如春草蔓生,将酒桌上的浮华虚妄涤荡得苍白无力。
可喜的是,实践探索已指明方向:一些地方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明确除特殊情况外,政府部门不得在规定时段到企业检查调研,有效切断了“酒桌招商”的灰色链条;有的地方建立“乡村夜话”机制,干部利用农闲时间与群众围炉夜谈,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情、化解矛盾。
这些创新实践深刻启示:当党员干部自觉将工作场域从酒桌转到田间地头,将沟通方式从劝酒拼酒变为促膝交心,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便能水到渠成。
“酒气”当以“地气”破,这不仅是作风层面的深刻变革,更是政治基因的淬炼与涅槃。当干部俯身贴地,真切倾听那源自泥土深处的、强劲而朴实的民心跳动;当清朗党风化作风雨,持续浸润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田,祛除“酒气”便不再仅仅是外在的纪律约束,而是升华为血脉中流淌的政治自觉。
大地以其最浑厚的力量宣告:唯有深植泥土、根系牢固的权力,方能历经风雨洗礼而愈发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而这,正是破除“酒气”困局的根本之策,亦是共产党人永葆生机活力的立身之本。
资讯
从“捕”到“捞” “江上夫妻”的“长”情守护 41005次浏览 06-10资讯
万州:把“家”搬进大自然 395次浏览 11-29资讯
万州深耕“三服务”机制 让“小个体”迸发“大活力” 165次浏览 11-27资讯
万州:“圆桌会议”进乡村 共商发展“新良方” 328次浏览 11-25资讯
万州: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绘就乡村美丽画卷 260次浏览 11-11